全国报名咨询热线:400-011-8885

集团客服投诉热线:400-097-9266

首页 A-Level动态 A-Level数学 A-Level物理 A-Level化学 A-Level会计 A-Level经济 A-Level生物 A-Level真题 A-Level问答 热门资讯

首页 > a-level资讯 > A-Level化学 > A-Level化学篇:Hess’s Law在计算题中的应用

A-Level化学篇:Hess’s Law在计算题中的应用

2022-02-23 15:37     作者 :    

阅读量:

  在A-Level化学第六章节初始,我们会接触到一个概念叫“焓”(Enthalpy),它指的是一份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用焓=内能+压强*体积来表示。然而对于焓的理解是比较抽象的,但理解焓的差值“焓变”就容易多了。

  很多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会有温度变化,例如木炭燃烧、硝酸铵结冰等。这就代表了吸热或放热反应中的能量得失。这部分能量我们就称之为“焓变”。

  例如我们在室外燃烧一小块炭生成CO2放出10kJ热量,那么这部分能量就用∆H来表示,代表燃烧过程中逸散到空气中的热量。反应产生的能量变化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包括热量、光、体积变化等等,但这些能量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焓变”。

  焓变也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反应焓、形成焓、燃烧焓、中和焓和原子化焓等,这些焓有些是可以实际测量的,也有些是我们为了计算而虚构的,实际反应可能并不存在。

  那么在引入了焓的概念以及各类焓的定义之后,就来看看他在我们的题目里是怎么应用的吧。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理解Hess’s Law是如何运用的。

  

image.png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总能量变化是一定的,无论经过几步反应,或者经过什么反应路径,甚至是虚构的中间步骤。类似于物理或者数学中的向量,无论你经过几个(连续的)步骤,只要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向量和也就相同。

  

image.png


  (从图中就能很直观的看出)

  下面我们做一道题来尝试一下吧!(题目如下)

  

image.png


  在此题中,我们无法直接求得由C4H10的燃烧焓,那么我们就需要走一个弯路,寻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一个共同终点站B,也就是C、H2和氧气分别形成它们的形成焓∆fHƟ。尽管并不可能用碳粉和氢气氧气来制成丁烷,但在原子数上,ABC确实都保持了平衡,那么这个循环就是成立的。我们来画出一个焓变示意图。

  

image.png


  由C、H2、O2形成C4H10的能量是C4H10的形成焓∆fHƟ(C4H10),同时等量的O2可以约去;另一边,同样由C、H2、O2形成CO2和H2O的能量是四份∆fHƟ(CO2)和五份∆fHƟ(H2O)。那么,我们求A→C的焓,也就是求A→B→C的总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fHƟ(C4H10)表示的反应方向是C→A,所以我们如果要表示A→B,需要取∆fHƟ(C4H10)的负值,所以∆fHƟ=-∆fHƟ(C4H10)+(4∆fHƟ(CO2)+5∆fHƟ(H2O))=-(-134.5)+(4*-393.5+5*-285.8)=2868.5 KJ mol-1,也就表明丁烷C4H10的燃烧焓为2868.5 KJ mol-1。

  这道题算是一种简单的循环,更复杂的循环会涉及到多步反应和相变,在同学们刷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也不要害怕。注意反应方向和保持元素平衡,即使是十几步反应,也能像拼图一样一步步完整起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alevel备考工具箱

预约试听

预约即可免费领取高频词汇记忆本

课程免费试听+免费测评+学习方案制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

在线咨询
雅思课程
托福课程
SAT课程
留学预备
考研课程
A-level课程
移动站
返回顶部

新航道免费体验课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
立即报名

新航道课程预约咨询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