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你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儿?
- 2013-01-15
- 供稿单位:互联网 责编:新航道小编
表演界的鬼才
2008年元宵节颁奖晚会,赵本山再次拿到了春晚一等奖,已是十年蝉联“小品王”桂冠。站在台上的赵本山显的苍老了不少,尤其唱那首《咱们屯里人》的时候,我也不禁感叹时光流逝、沧桑骤变……,心情挺沉重!
我曾试着问自己,如果舞台上再也看不到赵本山,有谁能替代他呢?说心理话,从清末到现在,我仅欣赏马三立、马季、赵丽蓉、冯巩与牛群搭档、赵本山与宋丹丹搭档、赵本山与高秀敏搭档、赵本山与范伟搭档的相声/春晚小品表演。如今有的去了,有的散了…,给广大观众留下的只有痛惜!元宵晚会上,看得出冯巩对赵本山的敬佩之情很深很深,他的眼角似乎圈着泪。赵本山时代若结束,我想只有冯巩能弥补一点观众视听的缺憾。但我希望牛群能与冯巩再次牵手舞台。
有人会说我过分夸大了赵本山时代和冯牛魅力,忽视了“南派”相声/小品的表演地位。尽管“南派”中大兵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但我个人并不太喜欢“南派”表演风格。 感觉“南派”表演没技巧,老拴在“语调”上。就像中国拍的一些恐怖片,就会在“眼睛”上做文章。“南派”表演缺乏自然舒畅,更缺乏普通人生活气息。多了些阴阳怪气、矫揉造作。再比较一下赵本山与范伟搭档表演的各部作品,他俩语言、表情、动作举止,各个器官配合的真是绝妙。范伟“影帝”头衔也当之无愧。我想剧本、表演身临生活之境,才是受欢迎的成功作品。赵本山做到了,而且做到了经久不衰。
赵本山的表演天赋,源于生活。所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自然舒畅、诙谐幽默。尽管其屡被指责为庸俗、失雅,仍以优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赞誉。“取之生活、用之生活”,这就是赵本山的表演技巧。
赵本山台前、银幕的表演地位,已是不容挑战的了。这么好的表演呈现,那其剧本更是神笔之作。《卖车》《卖拐》《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让赵本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也让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何庆魁(百度何庆魁了解更多)。当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是赵本山自己或其他人创作的。
赵本山对中国表演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也可以说是对中国老百姓的贡献。每当春晚,电视机前的观众最期待的一个人就是赵本山。平时,对赵本山的作品也是百看不厌。
我想大家也知道,赵本山是推广“东北文化”的大功臣吧?他把“二人转”推上了银幕、把东北旅游业激活了………。不知有没有相关政府数据,由于电视上播放赵本山那几部作品,“大城市”铁岭财政增收了多少?
丑化了农民形象
伴随着赵本山的表演,剧中所展现的农民形象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刘老根》的上映,我认为是对农民形象的一个正面宣传,是值得肯定的。农民,也要有市场经济意识。打破陈旧思想,挑战生存环境。
从人物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农民朴实、憨厚、耿直的性格。这部作品也痛击了部分基层官员的丑陋面,是农村发展、穷人脱贫的绊脚石。赵本山在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改革派形象,那帮农民的形象也是充满了朝气蓬勃。
到了《乡村爱情》,我个人感觉其内涵已经变味了。
在舞台上,赵本山把自己的农民形象展现给观众,调侃大众,给大家带来欢乐。这是艺术行为!但是,我要问了:农民形象就那么可笑吗?
作为赵本山,出身农村。他的表演天赋,也是他在农村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不像大多数明星,艺术院校是他们的学堂、导师教授是他们的老师。赵本山今天的成就,可以说来之不易。他回顾经历,忘不了自己的农村背景、农民出身。应该说他是对农村人感情颇深的。可这对现在的他,这一切只不过是历史。他现在是城里人儿、他住进了豪宅、他是个艺术家、是个富翁、他是个老板、……
明星哪个不在公众场合积极表达呼吁同情与敬重农民、工同胞。当他们在豪华酒店地犒劳自己的时候;尤其一点没吃,结帐走人的时候,怎么没考虑做慈善捐助呢?我明白,他们嘴里的仁慈都是虚假的,只不过是维护他们的名人形象罢了!
从医疗、教育、娱乐等方面看,也许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这种道德危机又源于文化教育和贫富分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但在这里我们就不谈这个严峻的问题了。
农民形象竟成了娱乐卖点?
赵本山导演的《乡村爱情II》,大家都看了吗? 感觉里面的农民形象如何呀? 是不是个个都是赵本山挑选的精华呀? 长的奇形怪状、说话阴阳怪调……。突然崩出个美女“陈艳楠”,让观众的视觉得到了几分宽慰。呵呵!殊不知“陈艳楠”就是娱乐界捧起的又一颗“明星”。但在这里陈艳楠作为一个城里人出现,与农村农民形象产生强烈反差,是对农民的嘲讽!摆这“鹤立鸡群”的阵势,是对农民的挑战!
这部片子只是在铁岭电视台播播就算了,可拿到央视黄金时段播给全国观众看。我觉得不妥!这是一部典型丑化农民形象的片子。也许赵本山的意图是,阐述农村人挣扎着致富的积极意义。但此刻没有顾及农民形象问题,硬是娱乐了观众。
一家三口在看这部电视剧:
小孩指着那个玉田他爹:“妈妈,你看那个老头,嘴一扯一扯的…..”。
妈妈捂着嘴笑的前俯后仰:“这就是农民,脏乱不堪的农民,老土了…..”。
爸爸说:“那赵本山也阴阳怪调的,说话还撇起来了…..”。
爸爸又说:“小沈阳,呵呵,看不男不女的。肯定是个同性恋……”。
妈妈一直都在笑:“那个秃头,结结巴巴地……”。
小孩也不时地咯咯笑……
妈妈说:“还有叫谢大脚的,好土的名字。看看她走路跟唐老鸭似的…..”。
爸爸:“谢永强刚毕业不参加工作积累点经验和资金,而种果园,白上大学了。瞧他爸那为人,跟儿子差距太大了……”。
妈妈:“赵玉田长的那个葫芦瓢样,还想追人家陈艳楠呢!....”
……………………………
这部片子还有个破绽:谢永强心怀远大报复、顷财顷力打井浇果园,可打出温泉来。1、温泉水能否适合浇果园这是待定的问题;2、温泉、果园项目莫名其妙的成了王大拿的旅游开发项目,背离了谢永强的创业初衷。
其实,我也每晚都看,一集没落。我也笑了,我笑这片子情节、语言确实幽默。但我也叹了,叹其丑化了农民形象!
问:
赵本山,你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