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在SAT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中国学子的让人咂舌的高分,但也有无数的因为基础不牢靠而酿成的一幕幕惨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在大量目睹了前一种辉煌的同时,见证了不少后一种的真实的案例。为了让我们的中国学子多一些欢笑和快乐,少一些泪水和痛苦,我尝试着把SAT结构里一些难题仔细的给大家拆解一下。我们会发现,慢慢的咀嚼这些题目后,我们就彻complete底的掌握住了它们背后所隐藏的知识点。
首先看一道Identifying errors的题目:
Some of the workers who resent the supervisor’s authority would probably feel uncomfortable if they were to acquire the independence that they demand。
无数的学生看到这个题后,脑海中马上蹦出来一个想法:这不是考时态的题吗?没错,这就是考时态的题。接着,他们开始想:“resent这个词用了一般现在时,这怎么行,后边有一个would feel,这两个时态不是不协调吗?哈哈,resent错了!选上它。慢着,后边还有一个demand呢,它的时态也是一般现在时啊,这个与resent的时态是多么的和谐统一啊,原来是would feel这个家伙错了。对,选这个答案。”正要下笔,突然间一个黑色的阴影窜入眼帘中,没划横线的地方竟然隐藏着一个were to acquire,“这个阴险的家伙,你,你,你太,太阴险了。差点把你漏掉,它的存在和would feel又是多么的相互呼应啊!那,不是意味着would feel是正确的嘛!但是,resent,demand怎么能与were to acquire,would feel这些放在一句话里边呢?这不是一正一邪,一黑一白,一个令狐冲,一个东方不败吗?怎么可以这样?想不透。”有的同学就此陷入了深思中,有的同学孤独地彷徨地无助地选择了No error。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大大的红红的叉!“郁闷!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这都是基础不牢惹的祸。这个题目就是虚拟语气与真实语气糅杂在一起,混淆了我们的认识。各位都知道,虚拟语气者,简言之,就是描述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说:假如我成了比尔盖茨,我会首先用我的钱去买豆浆,喝一碗,倒一碗;再比如:假如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出三个字:去----死---吧(呵呵,貌似恶毒了点)等等。这些东东都符合虚拟语气的情形。那么它们到底写成什么形式呢?
分三类:类为对现在发生的动作的虚,即条件句用过去时,结果句一般用would 加动词原形;第二类为对过去发生的动作的虚拟,即条件句用had 加过去分词,结果句一般为would have加过去分词;第三类为对将来的动作的虚拟,即条件句用should加动词原形或者were to加动词原形,结果句一般用would 加动词原形。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豁然开朗了呢:上边的题目就是一个对将来的动作的一个虚拟的描述嘛!有的同学会说:不对啊,还有两个一般现在时的动作呢啊。不错,不要着急,我们先把那两个从句中的动作去掉,因为它们起的也只是修饰语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我们现在先把“锦”搞清楚再说,也就是:Some of the workers would probably feel uncomfortable if they were to acquire the independence. 很简单吧,搞定了吧,明白了吧,要是还没明白,把上段再读一遍;要是读完后还没明白,自己掐自己大腿一下;要是还没明白,掐自己大腿两下;以此类推,直至掐会为止。
呵呵,开个玩笑,我们继续。各位,现在想想,我们在虚拟的基础上,加两个真实的修饰语,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就像上句说的那样,some of the workers真的resent the supervisor’s authority,而且他们也真的demand the independence,当然他们是不大可能真的得到那种independence的,所以其他的内容采用虚拟啊!看到这里,各位聪明的同学明白了吧?
当然,我们吃一堑总是要尽可能长一智的。这个题目的高高的错误率反映出很多同学在学语法的过程中基础不牢靠,只是朦朦胧胧含含糊糊稀里糊涂的大致明白一些东西,一旦遇到综合一点的题目,就原形毕露了。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把SAT结构中涉及到的那么一点点的语法知识,complete的深入地搞明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