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名咨询热线:400-011-8885

集团客服投诉热线:400-097-9266

首页 热门资讯 新闻资讯 雅思综合 雅思预测 雅思机经 雅思听力 雅思口语 雅思阅读 雅思写作 雅思词汇 雅思问答 雅思语法 雅思图书

首页 > 雅思 > 雅思资讯 > 雅思写作 > 雅思写作作文增长与减少的比较

雅思写作作文增长与减少的比较

2013-07-19 09:36     作者 :    

阅读量: 491

 1.数值大与小的比较

 
  在同时期比较两个事物的数值时,例如,表达A大B小,常常用表示对比的连词while将两句话连接起来,并且在while后面的B事物前加上much more或者much less一类的比较级,以突出B的小,跟A做对比。例如:
 
  Lamb and chicken were eaten in similar quantities (around150grams), while much less fish was consumed (justover50grams).
 
  (剑七Test2)
 
  或者B事物前加用only来表示数值很小,又例如:
 
  …nuclear power,..., had developed into the main source, producing almost 75% of electricity, at 126 units, while coal and oil together produced only 50 units.
 
  (剑七Test4)
 
  变化幅度的大小也能够被类似的句式表达,比如:
 
  The consumption of fish also declined, but much less significantly to just below 50 grams,
 
  (剑七Test2)
 
  2.增长与减少的比较
 
  这也是段落内部十分常见的对比方式。先描述A下降或上升了,然后用while或者类似的连词连接后面的B上升或下降了;同时,这种比较也适用于段落之间,比如正文的一个主体段写A,B和C都上升了,下一个主体段写D下降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段落间的比较,则不适合用while,而应该用In contrast, Conversely, on the other hand一类表示意群对比的句首词。例如:
 
  The consumption of chicken, on the other hand, showed an upward trend,…
 
  (剑七Test2,作为一段的首句,说明前面一段写的是其他几种肉类的消费量都下降了。)
 
  段落内部的比较还是可以放心大胆的用while,例如:
 
  However, while the figures for the Western countries grew to about 15% in around 1990, the figure for Japan dippedtoonly 2.5% for much of this period,….
 
  (剑五Test1)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比较是雅思小作文中最常出现、也是最重要的类型,作为雅思小作文的必备技巧,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的应对,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新航道雅思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雅思写作作文增长与减少的比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讯、资料请访问新航道雅思词汇频道http://www.xhd.cn/ielts/xiezuo/
 

预约试听

预约即可免费领取高频词汇记忆本

课程免费试听+免费测评+学习方案制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

在线咨询
雅思课程
托福课程
SAT课程
留学预备
考研课程
A-level课程
移动站
返回顶部

新航道免费体验课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
立即报名

新航道课程预约咨询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