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名咨询热线:400-609-9977

集团客服投诉热线:400-097-9266

首页 热门资讯 新闻资讯 雅思综合 雅思预测 雅思机经 雅思听力 雅思口语 雅思阅读 雅思写作 雅思词汇 雅思问答 雅思语法 雅思图书

首页 > 雅思 > 雅思资讯 > 雅思写作 > 雅思写作技巧分析

雅思写作技巧分析

2012-06-06 00:00     作者 :    

阅读量: 190

  大家用中文写作时,只有多用动词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而英语中却不同。这也是雅思写作考试时出现最多的问题。通过对大多高分范文的分析,不难发现,除了动词词组的运用,各种的名词的使用更得考官的青睐,更能体现外国人的文风。新航道雅思写作为大家分析下写作时的技巧。

  通过对大多高分范文的分析,不难发现,除了动词词组的运用,各种的名词的使用更得考官的青睐,更能体现外国人的文风。拿小作文的发展趋势做例子,大家都知道增加、降低等动词的表达,如increase steadily, decrease sharply等,但转换一种方式用名词的形式表达,就更显得多样了,如experience a steady increase, undergo a sharp decrease.而如"surface"一词,学生经常只会用它的名词用法“……的表面”,却从来不用它的动词形式。如果你留心原版杂志和阅读材料,它的动词用法无处不在。例如"The fact of his plan surfaced"这里的"surface"就相当于 "appear".所以不管什么词性,只要用了不能的表达方法,其结果都是不同的。当然是指正确的表达方法。

  同义词多样性。在写作中,如果一个相同的词在250字的文中出现了不下三次,那么作为学生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可看性,更别提考官,可见此学生语言功底一般,又怎么拿得到高分。而如果一篇文章,关于同个词却有三四中表达方法,无疑给这篇文章加分不少。其实同义词也是展现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媒介。中国学生最常用的形容词就是good, 不管是修饰什么名词,用上再说,殊不知这已经给这篇文章打了个相对低的起评分,所以如何来表达不同的“好”呢?我们就可以用excellent, marvellous, gorgeous, splendid, wonderful等。再如不要一想到“越来越多”就用 “more and more” 尝试用 “an increasing number” 这样不同的词来表达,势必会给平淡的文章增添亮点。

  句式结构的多样性用丰富多彩的句型,也是雅思写作能得高分的标准之一。例如有这样一个句型:"If we don't recognize the……"我们是否可以替换为:"Failure to recognize……",再如 “sth. happened in 1998.” 我们也可以替换为 “1998 saw sth happening.” 这样显得更加的地道。此处还推荐学生能用不同的从句写出漂亮的句子,为文章加分。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整篇文章都是复合句或并列句,如果能很好的做到长短句结合,使文章通顺连贯,也是能得到考官喜欢的。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提供专业的雅思培训、托福培训、GRE培训、SAT培训、剑桥青少英语培训等,为广大学子“开启英语成功之道”

预约试听

预约即可免费领取高频词汇记忆本

课程免费试听+免费测评+学习方案制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

在线咨询
雅思课程
托福课程
SAT课程
留学预备
考研课程
A-level课程
移动站
返回顶部

新航道免费体验课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
立即报名

新航道课程预约咨询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