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人,也纷纷进入观望的状态,甚者出现了迷茫。那么,我从自身的角度,谈谈留学,也希望给予那些迷茫的人一点启发。
“选择比努力重要” 这句话在十年前我并不认同。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曾经走过的路发现以前做的每个决定都足以改变整个人生的走向。所以,我现在十分赞同这句话,并且更推崇它的后半句“ 思路决定命运”。我愿意从经济学的角度分享留学这个选择在人生中的意义。
我曾经也在不同的人生节点上迷茫:选大学、选专业、选导师、选实习、选升学……在未知中摸索。在北京读大三那年,从身边学长学姐们的故事里意识到毕业后大家的所去所从也不外乎公务员、研究生、新闻从业者(当时已经在新华社实习半年)、留学。那么,哪条才是适合自己走的路呢?
经济学概念里有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一说,通俗理解就是在相同时间内如果你选择了熊掌就不能选择鱼。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的选择是把计划成本降到的选择。
结合自己的实际:
我不喜欢公务员太过稳定,一眼就能预测到未来几十年生活状况的事实;
也不爱自习室备考365天,千军万马就算过了独木桥还有复试被刷的悲壮;
更不愿意作为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理想、利益以及道德之间权衡而停滞不前。
于是,我选择了留学——把我的机会成本降到的上上选。
留学选择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也经得起经济学的推敲。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可以理解成学费、生活费、交通费),时间成本(以各个阶段的学习来说,英美留学周期普遍低于国内)。Cost-effective 性价比的选择才是最“经济“的选择。留学与我而言就是这样,虽然短期资金成本高,但是节省了我大量时间成本。
从经济学角度讲,留学是我的选择;从眼界、人脉、独立性等多方面考虑,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接受的教育 独立思考
我结合教学师资、费用、地理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了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就读。节的《商务经济学》课就惊艳到我,教授并没有“填鸭式”地灌输我们经济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结识五湖四海 健全人格
班里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有英格兰本地人,也有欧洲大陆各国、美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同学。下课后,我们经常组队去美国小哥家轰趴,喝最烈的酒,唱最嗨的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开拓思维,更拓展了人脉圈。
尝各国美食 练就一身厨艺
每当节假日,“留守”学校的同学们经常聚在一起做各自国家的食物来慰藉乡愁。我的德国朋友Sarah 是一位学霸级的美女,一到圣诞,我们就会等着她投食,因为她会给我们准备一大桌美味的德国菜。
我的厨艺
中国留学生经常自嘲自己再也饿不死,因为留学期间人人练就一手红烧肉的手艺,还真是不假,我有个师兄居然还会做五星级的红油猪耳、夫妻肺片、豆角焖面......就连我,也能分分钟做出一桌子硬菜。
心愿甜点
做甜点一直是我的小心愿,留学时同租一栋House的“房友”手把手教我选高低筋面粉、筛面粉、打蛋器打发蛋清、打发double cream、入炉烘烤、出炉装饰……最后,竟然品相不错,主要还好吃......
实习机会多
留英工作可能性大
班上的泰国同学Ammy说她毕业后想回泰国因为英国没有曼谷热闹,没有曼谷的红尘滚滚,灯光不灭。
然而,大多数来英国留学的学生都会深深喜欢上这里隐私平静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我。我们尝试留在英国工作,学校也一直在我们毕业后就业方面发力:学校有专门的 Career Office帮你修改简历,有专门的平台提供给你找实习机会。我把握住了机会在9月份提交论文后完成了三个月的实习,同时也成功申请到了工作签证,因此在学校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
,我想对那些想留学的人,还正在犹豫的人说:“留学,只是选择,但却给了我人生无限的可能性。”
供稿单位:新航道宁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