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8月10日,《未来世界青少年行动指南——PISA如何评估全球胜任力》,入选“2020年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暑期阅读书目(第二批)”。该书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著、胡敏教授主译,新航道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组织翻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入选截图
正如这本书的主译胡敏教授所说: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如何将自己打造成善于创新思考,有勇气探索未知,有能力走向世界,敢于主动行动,为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做出自己贡献的全球公民,是每一个青少年需要直面的问题。”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全球胜任力?可以是普通的一顿饭、一次散步、一次聊天,也可以是有计划的亲子阅读、运动、游戏、旅行等。家庭活动不但是童年的礼物、和谐亲子关系的利器,也是培养全球胜任力的有效载体和唾手可得的机会。
下面,让我们跟着PISA政策分析师Tarek Mostafa博士,从全球胜任力的目标维度、构成要素和评估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视角理解世界,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OECD教育与技能司PISA团队政策分析师Dr.Tarek Mostafa在向日葵国际教育暨京师教师教育高峰论坛(2019)演讲视频节选
想想看,七个多世纪以前,马可·波罗是极少数访问中国的欧洲人之一。在到达北京之前,他不得不翻山越岭,穿越沙漠和海洋,跋涉数年。对旅行者和东道主来说,这一定是一段非凡的旅程。今天,情况有些不同了。每天成百上千的航班和成千上万的乘客来来往往。我从巴黎到北京只飞了大约10个小时。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互联性并不局限于旅行。
前些年,信息是通过传统方式传播的,比如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内容由专业记者创作,编辑后与观众分享。如今,在数字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拥有大量追随者的内容创造者。过去,人们常在他们的城市广场聚会,讨论他们的事务,交换意见。现在,推特(Twitter)是一个地球大小的城镇广场。过去三十年的科技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有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我们总是与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其他人保持联系。
这些变化使我们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们喜欢与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联系,他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观点,说着相同的语言。然而,这可能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或者聚集一群观点相似的人。所以,如果你翻看社交媒体上的新闻,会看到基本上是你的朋友,家人或者和你有联系的人创造的内容。你不太可能面对完全陌生的或者不符合你个人观点的内容。最终,这些虚拟的“回音室”放大了社会的差异,并冒着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两极化的风险。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经合组织开发了21世纪技能的新理念。仅仅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表现良好是不够的。仅仅获得知识或记住一个公式是不够的。在过去,读写能力意味着学生必须阅读由老师或教育局挑选的教科书。现在情况不同了,学生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无限的内容,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21世纪的成功需要的技能远超简单的知识。现在,跨学科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批判性地思考什么信息是准确的,它有多大的价值,理解不同的观点,并与那些可能有不同价值观甚至说不同语言的人交流。
在经合组织,我们对21世纪的学生需要什么技能进行了大量的思考。这些学生将生活在一个以文化多样性为标志的相互联系的世界里;他们必须处理大量的信息,他们不仅应该能够驾驭世界的复杂性,还应该从中受益。所以,这就引出了我们论坛的主题——全球胜任力。
OECD如何定义全球胜任力
目前,全球胜任力是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工作的重心。我们已经出版了两份报告。一个是定义全球胜任力框架,即《未来世界青少年行动指南——PISA如何评估全球胜任力》,另一个是与亚洲协会合作出版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在快速变革的世界培养全球胜任力》。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PISA2018对全球胜任力是如何定义的?
全球胜任力是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是理解和欣赏他人视角和世界观的能力,是与不同文化背景者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是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该定义勾勒出人们需成功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全球胜任力的四大维度。
▲OECD全球胜任力的四大维度
是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本维度是指,具备全球胜任力者在就一个全球议题形成个人观点时,把世界认知与逻辑推理有效结合的做法。本维度发展水平成熟的人利用较别的思维技能,比如选择和权衡适当证据,对全球动态做出推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能够利用在校习得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模式,并将二者结合,就当地、全球或跨文化议题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和论点,解释现象,形成立场。同时,本维度的培养需要媒体素养,即获取、分析媒体信息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价,以及创建新媒体内容的能力。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能够有效使用和创建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
第二是理解与欣赏他人视角和世界观的能力。本维度特别强调,具备全球胜任力者愿意并能够从多重视角考虑全球问题和他人的观点及行为。随着人们了解到其他文化的历史、价值观、交流方式、观念和习俗,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受多重影响,自己并未一直完全意识到这些影响,而且他人与自己的世界观迥然不同。
探究不同的视角和世界观,要求个人分析他人和自己的设想有何根源和受到的影响。相应地,这意味着对他人的身份、关于现实的看法及其情感抱有极大的尊重和兴趣。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能解释并重视使双方跨越分歧、创建共同点的互通之处(比如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共同经历)。他们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意识到周围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不同。承认他人的立场或观念未必要予以接受。但是,透过“另一文化过滤层”看待事物的能力使人有机会在同他人交往时深化、质疑自己的视角,从而做出更为成熟的决定。
第三是与不同文化背景者进行开放、得体、有效的互动的能力。本维度描述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互动时,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能够做什么。他们了解文化规范、互动方式和跨文化背景的正式程度。他们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方式。本维度涉及重视尊重式对话,希望了解他人,努力包容边缘群体。本维度强调跨越分歧,以开放、得体、有效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的个人能力。开放的互动是指所有参与者对他人及其视角表现出敏感、好奇和接触意愿的互动。得体的互动是指尊重双方预期文化规范的互动。有效的互动是指所有参与者能够使他人理解自己并理解他人的互动。
第四是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本维度聚焦年轻人作为积极、负责任社会成员的角色,涉及个人回应当地、全球或跨文化特定议题或形势的准备度。本维度认可年轻人的多个影响范围,从个人和当地到数字和全球。具备全球胜任力者创造机会,以便采取理性、反思性行动,并让他人听到自己的声音。采取行动可以是支持其尊严受到损害的同学,在校发起一项全球媒体活动,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就难民危机发表个人观点。具备全球胜任力者致力于改善自己社区的生活条件,同时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公正、和平、包容和环境可持续的世界。
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维度以四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为支撑: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首先,知识是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涉及跨文化,即文化间的共性、差异和联系,也涉及影响当地和世界范围生活的全球议题。第二是具体的认知、沟通和社会情感技能。他们拥有知识,但他们需要批判性地理解。他们需要反思他们每天面对的信息,然后要有相应的沟通社交技巧。第三是态度,它可以是对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的开放性;对他们的文化感兴趣,也就是好奇心;对全球问题的态度,如全球意识。最后是价值观,比如重视人类尊严和文化多样性。PISA测试了前三个方面,我们没有涉及到价值观的测试。
PISA如何评估全球胜任力
PISA2018全球胜任力评估有两个组成部分:(1)一份认知测试。我们使用基于测试单元的场景来评估全球胜任力。学生们必须先阅读一种场景,然后回答问题。这些问题是计分的。每个学生都会在这个测试中得到一个分数,它评估知识和认知技能。(2)一组问卷项目,收集来自学生的有关全球议题和文化意识、技能(认知技能和社交技能)、态度方面的自陈信息,以及来自学校和教师的有关培养全球胜任力活动的信息。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展示几个PISA全球胜任力基于场景的测试单元的例子。学生会被给予一个特定的场景,这个场景会给他们有关特定主题的信息。然后他们会被问一些选择题或开放性问题。
案例1全球气温在上升吗?
科学课上,梅伊阅读了日报重点刊载的一篇研究文章。文章作者以下列图为依据,宣称全球气温上升的流行说法不受数据支持。确切地说,2011年和2012年的全球气温低于2008年和2009年。
这个场景是关于全球变暖的,是一个全球问题,所以其背景是全球性的。内容领域是环境可持续性。任务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梅伊的老师让全班同学观察另一张图,这是她根据文章中的相同数据源绘制的。老师要求他们评估声明的有效性。
从第二张图表中可以看到,我们有从1880年到1992年的数据,这是100多年来的数据。正如你所看到的,全球平均气温一直在上升。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后,全球气温达到了峰值。学生必须批判性地评估两个信息,他们必须评估数据的有效性,并考虑到较长时间范围可能比较短时间范围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所以基本上他们必须运用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全球变暖的知识,并有能力批判性地思考这个话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案例2.盖丘亚语歌曲
在一段拥有超200万观众的YouTube视频中,雷娜塔·弗洛里斯(Renata Flores)用她的母语盖丘亚语演唱迈克尔·杰克逊的《你给我的感觉》(The Way You Make Me Feel),背景是古印加遗迹。雷娜塔是一名社会活动人士,正在参与一个名为“我们年轻人也说盖丘亚语”(Las juventudes tambien hablamos Quechua)的项目。
这个场景是关于文化和跨文化关系。它集中在另一个话题上。背景是当地的,关于讲盖丘亚语的人。任务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学生们被问到,你认为雷娜特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显然,这个场景涉及到语言。事实上,在某些国家,即使在多数语言是西班牙语的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仍然说不同的语言,这是他们文化身份的根源之一。他们会在歌曲、文学和诗歌中展示这种文化身份。在这个场景中,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的复杂性,因为她正在用盖丘亚语来唱一首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这首歌最初是一首来自美国的英文歌曲。正如你所知道的,你可以看到文化之间的界限是开放的。所以文化之间没有墙。学生们要能明白这一点。有时,他们必须对场景给出的信息进行推断。就这点而言,这实际上是某些问题的复杂性的标志,学生在场景中没有得到完整的信息。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思考和做出判断。
除认知评估结果之外,PISA2018全球胜任力报告还将包括国家群体或亚群体信息,涉及学生、校长、教师和家长对问卷项目的应答。
今天,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这份报告的中译本,该报告由设在法国的一个国际组织以英文出版;开发这个框架的分析师马里奥·皮亚琴蒂尼(Mario Piachcentini)是意大利人;我们的项目主任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是德国人。而我是一个有中东血统的英国人,我用英文向你们演讲,英文既不是你们的母语,也不是我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具全球胜任力呢?
Tarek Mostaf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PISA 政策分析师, 拥有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University of Aix Marseille)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圣约瑟夫大学(Saint Joseph University)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不平等的分析、教育绩效和政策评估,以及定量和调查方法。
Tips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发起,主要针对15岁青少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每三年举行一次。2019年12月3日,OECD发布了PISA2018的阅读、数学、科学3项测试结果,全球胜任力测试报告尚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