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区

报名咨询热线:400-779-6688

集团客服热线:400-097-9266

首页 新首页 资讯中心 雅思 托福 SAT 考研 Alevel ACT GRE GMAT AP IB 新课程中心

首页 > 考研 > 考研资讯 > 考研政治 > 政治这些变动一定会考!详细对比解读23考研政治新大纲

政治这些变动一定会考!详细对比解读23考研政治新大纲

2022-09-22 14:35     作者 :    

阅读量:

  考研政治23考研新大纲

  变动详细解读

  每年考研大纲的发布可以说是考研人一年一度最 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大纲发布后,我们不仅要关注新旧大纲的变动点,还要对新增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并以大纲变动为依据调整复习计划。

  全部科目整体的变动分析以及应对规划大家可以点击查看这一篇——【23考研新大纲详解来了!一文快速读懂所有变化!】接下来的几天,好轻松会带大家深度分析每个科目的变动情况。

  今天一起来看看2023考研政治大纲有哪些实质变动吧:

  01马原部分

  【新大纲实质变动】共9处

  01第 一章【调整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02第二章【新增3】

  ①意识与人工智能;

  ②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③“思维能力”中增加“系统思维能力”。

  03第三章【新增2】

  ①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②“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增加第四个特点: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04第四章【新增2】

  ①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②群众、阶级、政党、领 袖的关系。

  05第五章【调整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具有极大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06第六章【新增1】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第二,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实体经济的停滞,驱使资本家日益依赖金融市场的增长来获取和扩大货币资本,导致了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从而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07第七章【新增1】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8第八章【调整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 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现代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23考研新大纲变动部分原文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 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新增 意识与人工智能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建立在大数据与不断升级的各种算法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当代人类生活。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的许多思考,例如人工智能能否具有人类意识、能否超越和取代人类智能等问题。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能够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离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从而延伸意识器官功能的新阶段。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和扩展人脑的某些活动甚至在计算速度和准确度、程序化任务的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超出人类所能,但即使是计算能力最 强大、最 先进的智能机器,也不能达到人类智能的层级,不能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第二,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第三,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新增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恩格斯也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 对 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 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由此作出的革命性结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和发扬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提倡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 一节 实践与认识

  新增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 一个文件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他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他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最后,他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阐述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强调“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毛泽东进一步把实践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并在《实践论》中对社会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作了系统阐释。邓小平坚定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习近平重视实践第 一的观点,强调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认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推动知行统一不断达到新境界。

  总之,科学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实践,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结构、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 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 一节的标题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改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新增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一)交往及其作用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交往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交往的水平。孤立、封闭、隔绝总是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而交流、交往、开放则往往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不同,人们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总体来说,可以将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交往,物质产品是其交往内容。精神交往是指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在涉及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领域中进行的交往。在当今时代,信息交往、文化交往等也是精神交往的重要方面。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和根源,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渗透于物质交往之中。

  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 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是生产关系的应有之义,这种交往的改善有助于生产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成果的保存,也有赖于交往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交往活动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制度体制和风俗习惯,也会因人们交往活动的发展而得以变革和进步。

  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们的社会交往在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人们之间的交往,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们之间的学术文化交往,是促进知识生产和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动力。而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不同民族、国家间发生的大规模交往活动,同时是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过程。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交往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变革原有的社会关系,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向世界扩张的结果。世界历史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推动了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向世界扩张,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 广泛的分工”,从而使竞争普遍化,使跨区域、跨民族、跨国家的交往成为必然。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才真正有了密切的联系,人类历史才真正成为世界历史。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体现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最 重要的是强调整个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摆脱不了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更不能拒斥普遍交往,因为“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传统的区域性交往及区域间的间隔无一不被打破,民族、国家间的交往成了普遍交往,并促进了具有“全面的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的世界历史的形成。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普遍交往的充分展开必将推动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在世界历史的不断深化中,交往和竞争也不断扩大,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世界历史的深化也促使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球性胜利,迎来共产主义的实现。

  今天,人类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和广泛,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和紧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既有交流、合作与互鉴,也有矛盾、冲突和对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未来与前途取得的成果。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中国人民正在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新增 群众、阶级、政党、领 袖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 袖的关系。

  首先,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阶级社会里,群众不是一个绝 对同一的整体,而是由不同的阶级构成的。对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进行具体的阶级分析,并通过这种阶级分析说明在群众中究竟哪个阶级是新的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是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

  其次,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一般而言,作为阶级的政党,是由本阶级中最 有觉悟、最 积极的分子组成的,它有集中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是本阶级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 者。阶级只有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之下,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使活动和事业更有成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政党是由领 袖来主持的。一个阶级的政党要领导本阶级进行有组织的活动,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就必须有自己的领 袖。领 袖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中最 有威信、最 有影响、最 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 重要职务的领导 者,是对该集团的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领 袖是在长期的群众斗争、群众实践中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其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是重大而深远的。

  群众、阶级、政党、领 袖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正确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 袖的相互关系。为此,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更好发挥人民领 袖的领导作用,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新增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两个必然”的原则,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恃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则,充分发怀中同工人阶级领导作用,并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坚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则,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计划调节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原则,倡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作用的原则,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了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上日程;坚持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02毛中特部分

  【新大纲实质变动】共11处

  01第 一章—第七章

  无重大调整变化

  02第八章【新增4、调整1】

  新增:

  ①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调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03第九章【调整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04第十章【新增5、调整2】

  调整:

  ①“一国两制”相关考点移入第十二章;

  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移入第十二章。

  新增:

  ①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

  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⑤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05第十一章【新增2、调整1】

  新增:

  ①中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调整: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06第十二章【调整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重要保障。

  03史纲部分

  史纲并无重大实质性影响考试的变化,主要是章节结构调整。

  01第 一章【调整1】

  标题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改为“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内容无实质变化。

  02第十一章【调整1】

  第十一章 改为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增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04思修部分

  【新大纲实质变动】共5处

  01第四章【调整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02第五章【调整1】

  职业道德(热情服务)

  03第六章【新增2、调整1、删除3】

  新增:

  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②维护宪法权威。

  调整: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法律体系考点,仅保留法律部门划分,对其中具体内容等考点大量删除。

  删除:

  ①“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②“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③“培育法治思维”。

  23考研政治复习规划调整方向

  01持续关注时政:注意!23 考研政治新大纲并不是复习的终点!无数次真题证明,9月到12月考前的时政仍然会考,而且是考试重点。尤其是今年十月份将要举行的二十大!02继续刷题:在12月之前,政治复习的重点都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我们要通过大量地刷题来掌握知识点、提高准确率。03

  熟练掌握新增部分:把实质性新内容,着重看一遍,勾勾画画,把不理解的标出,用各种方式搞明白。实质性新内容的模拟题,做一遍,看看可能出题角度。

  新大纲变化部分,要对照本2021版本科新教材看。把教材有,考纲没有的内容加上。因为考过的真题是按本科教材和大纲命制的。

  新大纲变化部分,要对照本2021版本科新教材看。把教材有,考纲没有的内容加上。因为考过的真题是按本科教材和大纲命制的。

  23考研政治详细备考规划

  01.基础强化阶段(10月底之前)

  不少同学是在新大纲发布之后,才开始学习政治,因此这一阶段,相当于是考研政治的复习的基础强化阶段。

  从复习的具体任务来看,大家要做两件事:

  1.完整学习马原、毛中特、史纲、思法、当代的知识内容,学习教材以新大纲为准。

  2.一边学习一边刷《考研政治金榜书900题》,将做错的题目,查到考点,标注到教材上,反复学习,打通理解误区。

  

18a5cfae34066a7cbdaa970e17aac837.png


  02.提高冲刺(11月)这一阶段,大家的主要任务有3个:1.完成重点学科的二轮复习。首先,马原是五个学科的难度担当,考24分,想考高分,必须拿下马原的多选题。其次,毛中特是五个学科中的记忆担当,需要大家记忆的细节知识点较多,考30分。如果把马原和毛中特学好了,就解决了54分的问题。再次,史纲虽然只考14分,但是这14分并不好拿,所以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2.掌握重要时政。考研政治考试具有着鲜明的时政性,通览每年的考研真题可以发现,大量的命题素材,都是考试年份当年的重要时政新闻。3.开始锻炼主观题解题能力

  这一阶段,大家可以用近三年的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效,尤其需要用好主观题,反复推敲主观题的命题句、命题点和参考答案,明确三者之间的练习,从而掌握命题规律。

  03.模考点睛(12月-考前)

  临近考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应试能力,保持应试状态。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好两件事:

  第 一,参加全真模拟,找准考试节奏。有很多同学在考前沉迷刷题无法自拔,但是却忽略了真正考试中,每个学科的考试都是有固定的题型搭配和时间限制的。因此,考前一定要进行至少三轮的全真模拟,适应一下考场的氛围和节奏。

  第二,利用徐之明考研政治《金榜题名四套卷》找准命题方向。客观题,尤其是多选题是考研政治的得分洼地。客观题的命题趋势一定程度上是与当年的热点时政内容同步的。

  热点内容并不是什么机密,因此,对考试规律有研究的老师,是能够准确命中一些题目的,有时是命中知识点,有时是命中命题素材。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有利于我们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雅思备考工具箱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