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电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剧照,来源豆瓣
海明威曾说:“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来自一本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此之前没有什么作品,在此之后也未见过这么好的作品。”
作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马克·吐温在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后开始着手创作这部小说,前后经历了七年的酝酿与构思,于 1883 年完成。
这不仅是一部儿童喜欢看的书,也是成年人爱不释手的作品。
▲新英汉出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小说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密西西比峡谷的一个青年男孩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的传奇故事。
哈克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决定逃离酒鬼父亲的虐待,摆脱圣彼得堡镇教化的压力。在逃跑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华森小姐家的在逃奴隶吉姆。于是两人一起乘坐竹筏,沿着密西西比河,借助六月融雪形成的水流高峰顺流而下,在漂流了一千多英里后,两人到达了阿肯色州,去到了菲尔浦斯的种植园。
▲新英汉出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封面
小说中,马克·吐温塑造了两个重要人物:哈克和黑奴吉姆,借由他们的经历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哈克是个不曾被“文明”熏陶的野孩子。孑然一身,无所牵挂,家庭、教堂、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他都漠然视之。
“他懒惰散漫,无法无天,粗俗顽劣......哈克贝利来去自如,凭心而动......他不用上学或者去教堂,也不用叫别人老师......总而言之,能让生活变得宝贵的东西,他都有。”
流浪儿的生涯虽让他缺乏知识,却也使他少受“文明社会”的戕害。他比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能直觉本能地认识事物,也更为容易地接受“异端邪说”,以至弃“良心”不顾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逃亡黑奴)。
▲电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剧照,来源豆瓣
在他与黑奴吉姆相遇之后,他整个的形象、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对单调、刻板、机械生活方式的叛逆者发展成为一个藏匿、保护、引渡黑人的社会矛盾干预者。
马克·吐温曾对资产阶级的文明做过评价:“它渺小而贫乏,充满了残暴、迷信、无耻、卑鄙和虚伪。”而哈克所具有的崇尚自由、蔑视金钱、善良诚实、富有正义感且见义勇为等品质却是当时人们所缺乏和忽略的。
黑奴吉姆是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对哈克人物发展线索的补充。
没有吉姆,哈克就不可能完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创造。他善良勇敢、淳朴却不乏机灵;向往自由而且勇于牺牲,虽有时无知和迷信,但其中又充满着可爱的憨厚与诚实。正因这样,吉姆这一形象就表现得十分真实,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电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剧照,来源豆瓣
在吉姆身上,马克·吐温倾注了对黑人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一种旷达的民主主义思想。
书中有一段叙述,不仅表现了哈克与吉姆的友谊关系,还反映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处世的勇气,常常被人们引用:
"When I got all wore out wid work,en wid de callin'for you,en went to sleep, my heart wuz mos'broke bekase you wuz los',en I didn'k'yer no mo' what become er me en de raf'. En when I wake up en fine you back again', all safe en soun', de tears come en I could a got down on my knees en kiss'yo'foot I's so thankful.En all you wuz thinkin 'bout wuz how you could make a fool uv ole Jim wid a lie.Dat truck dah is trash;en trash is what people is dat puts dirt on de head er dey fren's en makes'em ashamed."
“我为了找你不停地叫唤,喉咙都喊哑了,人都累垮了,累得睡着了。一想到你走丢了,我的心都碎了,也顾不上我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木筏会遭什么样的殃。我醒来看见你又回来了,好好地回来了,眼泪都掉了出来,真恨不得跪下来亲亲你的脚,因为我真要感谢老天爷呢。可你倒好,想的就是来戏弄老吉姆,给他编瞎话。那是些肮脏的东西,肮脏的东西就是往朋友脑袋上拉屎,让朋友感到羞耻。”
这一段撩人心弦的表述,倾泻的不仅仅是哀怜,还有黑人吉姆希望得到的尊严。在这一点上,吉姆比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更形象鲜明,更有思想,从而更具有魅力。
吉姆的哀怜和尊严令哈克震惊,这是他以前没有过的。我们同时可以从哈克身上发现另外一种哀怜与尊严——他不能同其他白人孩子一样取笑黑人,他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承担这一言行所产生的后果。哈克后来向吉姆认了错并不曾后悔过,这清楚地说明了哈克与吉姆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之上。
密西西比河是小说的重要场景——哈克和吉姆乘船一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也是马克·吐温成长的地方。
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出生在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四岁那年全家迁往密西西比河上的一个小镇—汉尼巴尔居住。19世纪50年代初密西西比河航运事业兴起,马克·吐温作为初出茅庐的汽船引航员踏入了这一新的世界,尝试和体验一种崭新的生活。
他在操作室里听人们谈论家族世仇、海盗抢劫、私刑家罚、欺骗卖假以及河边的种种野蛮行径。这一切有如密西西比河的湍急漩流,瞬息万变。
这些故事连同吸收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后来都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马克·吐温晚年承认,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使他熟悉了人类可能具有的本性,认识了人们言与行之间的差距。汽船上的四年半是他真正受教育的开始,而且这种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同样的一条河,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美学效应。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眼中,密西西比河只是一条流着泥浆的浊流,除了每天夜里都有无害的闪电划破漆黑的天空以外,没有一点愉快的东西。
▲电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剧照,来源豆瓣
然而,对马克·吐温而言,不论在他的童年或在他的记忆里,这条大河是整个生命。不熟悉它的人觉得它不可靠,汹涌湍急的河流可以冲卷走人畜和房屋,是木筏和汽轮的独裁者;可熟悉它的人如我们小说中的哈克,它既安全又慷慨。
每逢哈克和吉姆在陆地上遇到危难,只要他们回到大河上,就可化凶为吉。大河给予他们一种奇异、流动和梦境般的安宁,同时也给予他们一种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奇异力量。
Sometimes we'd have that whole river all to ourselves for the longest time. Yonder was the banks and the islands, across the water;and maybe a spark-which was a candle in a cabin window-and sometimes on the water you could see a spark or two-on a raft or a scow,you know;and maybe you could hear a fiddle or a song coming over from one of them crafts.
有时候,我们俩就是这条大河的统帅。远处是河岸和几个小岛,有时你会看到从木屋窗户里头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有时你会看到在平底船和木筏上稀稀落落的灯火,还会听到从那些船和木筏上飘来的琴声和歌声。
It's lovely to live on a raft.We had the sky,up there,all speckled with stars,and we used to lay on our backs and look up at them,and discuss about whether they was made,or only just happened.
住在木筏上太快活了,我们头顶蓝天,常常仰面躺着,看星星在天空上闪烁,争论着它们到底是造出来的还是碰巧冒出来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创造了美国小说人物中最鲜明最难忘的角色,勾勒出一幅 19 世纪美国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
1913年,美国作家亨利·路易斯·门肯称这部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马克·吐温作品的幽默往往令人捧腹大笑,而他自己在创作时却是十分认真和严肃的。他的幽默作品固然可以让读者感到轻松愉快,失声而笑,但也更能令人皱眉深思,倍感苦涩,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马克·吐温照,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