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据《京华时报》报道:“公正”是哈佛历史上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桑德尔(Sandel)教授30年前开设这门课后,共有14000名学生上过该课。近年来,每学期选该课的学生达上千人,课堂只好设在哈佛古色古香的Sanders剧场。
(Michael Sandel's 'Justice' course regularly attracts between 700 and 900 undergraduates, a gathering so large that lectures are held in Sanders Theatre.Staff photo from Harvard)
在公正课上,桑德尔教授经过细致的设计带领学生们在到两难的困境中思索磨练大家的判断。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我们的分析由毫无头绪变得更加犀利。在美国,这样的课程为什么那么火呢?
首先,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文化的冲击很容易使人在文化与道德选择中陷入困境。桑德尔教授看到了学生们经常存在的这种困境,并设计了能提高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现实案例,这些案例十分尖锐,不能用简单的思考来判断。多元的环境中,一方面考验着选择与判断;另一方面,培养了思维与能力。
其次,美国倡导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但是民主政治中充斥着谎言与虚伪。美国人民要充分行使民主的权利,必须甄辨是非,使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得到有效的发挥。
其三,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刻。在接触知识与现实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们最容易产生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这其实并非是社会的问题,倒是学生思想不成熟的表现。为了通过大学这个大熔炉锤炼出社会的精英,必须训练其思维,考验其心智。
其四,哲学的思辨与现实热点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谈到同性婚姻、反歧视运动、爱国主义和人权问题的时候,引发了不仅学生也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极大兴趣。用思辨的方法得出深奥又新颖的答案,开阔了眼界,令人振奋。
从“公正”课来看,我们中国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种把对生活细致的分析与乐趣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们去品味生活的醇香。中国大学许多课程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其实这样的大学老师好讲,夹包来夹包走,也不用备课,照着念就行。但是要想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就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这种教学教师是很辛苦的。首先他必须有深入的思考,然后他要去搜集所需的有可能被学生提及的一切资料。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引发学生思考中的种种问题。
借用他人的话:现在,哈佛的这门课程向全世界开放,该是你踏上这曾使一万四千名学生神魂颠倒的旅途,去对道德进行沉思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