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一位多年未见的企业家朋友从南非回来,途经北京,短短相聚,嘘寒问暖后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朋友说:胡老师,我这次回国一来是探望父母,二来最重要的事是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得知我孩子已在美国上大学后,朋友满脸羡慕。“您现在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说实话要是谁能帮我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留学,花再多的钱我都不在乎!”。
作为朋友,听完这番话后我内心一阵酸楚。我说:爱不是简单的给予,物质、金钱无法替代爱,爱是往下传递的!我接触过很多家长和孩子,就拿留学来说,有些孩子拿到offer后,家长说的句话是:“终于把孩子送出去了,这下省心了。”言语中似乎把孩子送出国是一项义务,如释重负。结果,孩子出国后父母除了给予物质支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父母与子女彼此的亲情越来越疏远,孩子的成长有时甚至与我们的期望南辕北辙。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初衷么?
朋友点了点头,感慨万千:是啊,其实静下心想想,风里来雨里去的折腾大半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衣食无忧、健康成长,结果现在事业稳定了,但是跟孩子的沟通却越来越少,父子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僵硬了,您说我们这图的是什么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不知道朋友的这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因为忙于工作和事业,我跟很多同龄父母们一样,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管得较少,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我可以说我对孩子的爱绝不亚于我爱人,通过言传身教我至少在两个方面为儿子树立了榜样:1、讲诚信。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我答应就一定做到,让孩子从中体会诚实、诚信的做人之道。2、能吃苦。只要认定一件事,就算再难再苦也会义无反顾,做起事情来属于亡命之徒。这就是我表达对孩子之爱的方式。孩子身上的这两个特点如今已经越来越明显,我相信这两点在孩子成长成才之路上一定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就说孩子的留学,尽管我是做英语教育的,但是当时我儿子是自己提出要去美国留学,然后他自己准备英语考试,准备申请材料,我们基本上没有插手。在大学本科期间,他同时攻读三个专业,还参加了多项业余活动和兼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不误。
也许父爱没有母爱那样如涓涓细流,体贴入微,但是我相信无声的爱同样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这种爱不是让孩子在物质上无忧无虑就能够替代的。父母之爱或许形式有别,但是其本质都是在给予、在传递爱。
“是啊,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我们这代人都是吃过苦、在摸爬滚打中走过来的,父辈们教会了我们用辛勤、坚强、拼搏去赢得人生。我们当前的普遍问题是拼命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没有好好思考如何用真心、真情、真意去传递这种爱。”朋友无奈地说道。
爱是往下传递的!就像接力棒,父母把爱传递给了我们,我们又把爱传递给孩子。在我内心深处,最刻骨铭心的爱,不是上学时父母给过我多少零花钱,而是父亲利用出差机会从书店为我买来两本珍贵的英语学习资料;最能让我感到踏实与幸福的不是家庭充盈、衣食无忧,而是母亲嘴里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们内心那些关于爱的记忆不是物质上的需求满足,而是凝聚在细微行动和言语中的沉甸甸的爱。在中国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小鹰长大后,母鹰会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刺痛得哇哇叫,可是母鹰仍加以驱赶,小鹰只好忍痛振起双翅,离巢单飞。老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为了让小鹰能成长为四处翱翔的雄鹰,它们就是这样一代代哺育着,将爱传递,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了下来。美国家庭早早将孩子“赶出”家门,让他们自食其力,道理都同出一辙,这就是他们传递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
不论是“孟母三迁”,抑或“岳母刺字”;不论是推崇“严师出高徒”还是倡导“赏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时代在变,形式在变,但是我们传递的一种大爱却从未改变!这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就像教育的使命“传道授业解惑”一样,一代代人因此而受益,一代代人又为此而奋斗着,从为人儿女到为人父母,再到为人师表,我们就这样延续着、传递着、书写着不同的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