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名咨询热线:400-011-8885

集团客服投诉热线:400-097-9266

首页 雅思 托福 SAT 考研 A-level 网站专题 视频荟萃 教师团队

首页 > 新航道头条 > 探秘:09年常青藤盟校招生四大变化

探秘:09年常青藤盟校招生四大变化

2010-06-29 13:44     作者 :    

阅读量: 111

  据法制晚报的调查,8所常青藤盟校的中国招生政策、奖学金设置等情况,今年有较大变化。

  变化1,中国学生逐年增长

  多数院校在最近五年间,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都在持续增长,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布朗大学等。

  有的学校中国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据负责海外留学生事务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公布,该校在2007-2008学年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400名,占总人数的10.22%,这个数字比16年前增加了81.8%。

  并且,中国学生是各校国际生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学生人数也基本占据各校国际生源的前五名,如:据康奈尔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该校每年都招中国学生,而且中国一直是国际生的5大生源国之一。

  据哥伦比亚大学对外联络、公共关系部主任霍恩斯比介绍,该校今年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更是超过其他国家,中国因此成为该校的国际生源国。

  变化2,经济、法律等受欢迎

  据常青藤盟校各校介绍的情况,中国学生选择工程和应用科学、经济、法律、计算机等专业居多,这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中尤为普遍,跟中国学生在国内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积累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有很大关系。

  在哈佛大学的2012届学生中,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是的专业;在普林斯顿大学去年入学的1300名本科新生中,有70%计划攻读工程学士学位,与去年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当。

  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的中国本科生和研究生,通常都在文理科院校就读,选择的专业多为工程、商务、法律、经济学等;而研究生一般倾向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金融、法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

  布朗大学于1847年在所有常青藤盟校中最早成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工程系,而它的面向本科生的数学史系在世界上也是的。

  变化3,学生要有“一技之长”

  长久以来,八所拔尖一直以“难考入”著称,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常青藤盟校会否降低招生门槛呢?

  答案是“a hundred percent”否定的,各盟校的新生录取率(即录取人数与入学申请数量的比率)今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多在10%上下,哈佛大学的录取率更是只有7%。所以,中国学生要想赢得常青藤盟校的录取,仍需拥有过人的综合能力和超凡的表现。

  常青藤盟校都有哪些苛刻的录取要求?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就是“merit”,意为长处、优点,即申请入学的学生除了品学兼优、的学习成绩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要有不同于别人的“一技之长”。独特的能力是让入学申请者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制胜“砝码”。

  变化4,资助不降反涨 哈佛出手最“大方”

  有报道称,金融危机使美国各高校缩紧支出,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金额也“缩水”。

  但调查发现,财力雄厚的常青藤盟校投入助学、奖学金项目的预算都是“不降反涨“,想尽办法帮助需要资助的学生渡过难关,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其中,哈佛大学为资助学生出手最“大方“,其向近年入学的学生提供的各项资助总额创历史纪录,仅奖学金总额就高达14.7亿元人民币。

  此外,许多常青藤学校都采取“need-blind(不管需求)”原则,即录取学生时不考虑其支付学费的能力,不管学生是否有申请助学金的需求,只要学生本身条件达到学校的要求,学校就会予以录取。

预约试听

预约即可免费领取高频词汇记忆本

课程免费试听+免费测评+学习方案制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

在线咨询
雅思课程
托福课程
SAT课程
留学预备
考研课程
A-level课程
移动站
返回顶部

新航道免费体验课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
立即报名

新航道课程预约咨询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