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 新航道官网
新航道 - 用心用情用力做教育!
子业务线
咨询热线:400-009-9696
投诉电话:400-097-9266
AI客服 精准解答您的学习规划问题
请选择
加载失败
意向课程
在线客服
预约试听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2022-04-19    浏览:104     来源:新航道官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011-8885

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简称为“王杨卢骆”。在唐代初年他们四位文学家笔下的诗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他们四人也为唐代的诗歌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唐四大师分别是王波、杨炯、陆兆玲、罗宾王,又称“汪洋LuLuo”。早唐初,四位作家的诗歌达到了一定的顶峰,对唐代诗歌文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勃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杨炯简介
杨炯(650-692),汉族,洪农华音(今陕西),排名第7,唐诗四大唐之一。 杨炯,11岁,先庆六年(公元661年)被命名为神童,上元三年(公元676年)被授予书郎。后来,他成为崇文博物馆的学士,移居四志湛市。 年(685年),他被降格为陆军法警。 天元一年级(690),在洛阳故宫博物院任教。 如意元年(692年)秋改银川县县长,官吏以严厉著称,死于官职。 所以后来他被称为“杨映川”。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初唐时期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还是出身,曾为北京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大学成都地区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通过佳句进行传颂至今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作为后人可以誉为中国经典。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版权归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或商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第三方,转载仅为信息分享,不代表新航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原始出处,并自行承担版权责任。
2.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决策依据,用户应独立判断并承担使用风险,新航道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亦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
3.如涉及版权问题或内容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400-011-8885。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