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区

全国报名咨询热线:400-609-9977

集团客服投诉热线:400-097-9266

首页 雅思 托福 SAT 考研 A-level 网站专题 视频荟萃 教师团队

首页 > 英语专区 > 英语学习 > 兔手势Rabbit Sign

兔手势Rabbit Sign

2012-01-05 10:36     作者 :    

阅读量:

兔手势Rabbit Sign
双语解读:

小手势,大故事


美国“v”sign代表着和平

“兔手势”两个张开的大拇指,很像v手势,通常我们都会把v手势理解为“victory”,在美国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在美国的30,40 年代,“v”sign,确实是代表胜利的意思。但是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人们认为“ peace is victory”和平才是的胜利,所以“v”sign,就表示“peace”和平的意思。

“v”sign背后的嬉皮士文化

而且在在美国,如果你用“v”手势,还表示你一定是一个“hippie”,嬉皮士。
嬉皮士运动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在这之前,美国是很传统的,他们也认为女人必须在家,不能工作。但是到了60、70年代,二战之后,美国出现“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countercultural values”反传统,反战情绪高涨,同时人们的想法也变得突然很开放“open”,人们开始相信“free love”,一定要留长发“long hairs”,同时参加很多的反战活动,这些就构成了早期嬉皮士的特点。1976年7月7日《时代》杂志将嬉皮士运动作为其封面故事。

Hippie fashions and values had a major effect on culture, influencing popular music, television, film,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Since the widespread movement in the 1960s, many aspects of hippie culture have been assimilated by mainstream society.
嬉皮士运动对流行音乐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主要的方面被主流文化所接受。但是现在,基本上“hippie”已经被朋克摇滚Punk Rock所取代了,美国的年轻人也不会在使用“v”sign了。“v”sign在美国基本上可以算是complete“out”了。

中国“v”sign一般都是“smile sign”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v”sign 最多的应用,不是象征和平,而是在拍照的时候。美国女孩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女孩在自己照相或者是和她们合照的时候都要,用一个“v”的手势。她们可能会觉得有点stupid 。她们觉得在照相的时候比“v”,是一个“forced pose”生硬的“forced”而“ natural pose”才是美的。


一句话锐评:小手势,大故事。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提供专业的雅思培训、托福培训、GRE培训、SAT培训、剑桥青少英语培训等英语培训,帮助广大学子“用英语点亮人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预约试听

预约即可免费领取高频词汇记忆本

课程免费试听+免费测评+学习方案制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

在线咨询
雅思课程
托福课程
SAT课程
留学预备
考研课程
A-level课程
移动站
返回顶部

新航道免费体验课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
立即报名

新航道课程预约咨询

  • 雅思
  • 托福
  • sat
  • 考研
  • A-level
  • 留学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河南省
  • 广东省
  • 辽宁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安徽省
  • 山东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广西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 吉林省
  • 新疆维吾尔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青海省
  • 西藏
  • 宁夏回族
  • 海南省